产品中心

科学网—屠场再现

产品中心

来源:安博电竞dota    发布时间:2023-09-27 08:30:53
  •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可谓“风起云涌”。5月19日这天新华社电讯说,今年以来,各地公安机关先后侦破严重危害食品安全案件1000余起;在“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中,抓获嫌疑犯135名。不到半年,就有1000余起案件侦破,而且还是“严重”的,不那么严重的呢,尚未侦破的呢?确实,食品安全问题“现在已经严重到不可思议的地步”。

      “三聚氰胺”了犹未了,“瘦肉精”横空出世;“染色馒头”彼伏此起,“回炉面包”悄然出炉;“墨汁粉条”走红一地,“腐肉烤鸭”骗倒游客;“地沟油”、“牛肉膏”、“硫磺生姜”让人应接不暇。为此,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讲到: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非不能也,而不为也”。当我们美滋滋地吃着“党参炖肉”的时候,没承想原是“硫磺熏蒸的党参”炖“瘦肉精催大的健美猪肉”;可是,我们出口到港澳的党参是不含硫磺的,肥猪更是干干净净。去年底统计的数字表明,内地供港食品合格率为99.9%,供澳门的更是达到100%。

      食品保安全,重在抓监管,没有别的捷径可走。如今最可怕的不是商贩“挂羊头卖狗肉”,而是监管者“挂狗头卖羊肉”。供应港澳的食品为何安全系数极高?那就是监管的极其到位。原本食品安全由数个部门分段管理,但后来形成了相对独立、由一个监管部门独立监督的监督管理体制,对于整条“食物链”,从头管到尾,出口检查一关尤其严格,而且要生产企业承担终身责任,出口商和监管者负有连带责任,这样谁马虎谁完蛋。

      为,还是不为?这是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分水岭。一段时期来,笔者所在的杭州市食品安全情况相对好一些,重要的就在于让监管监督的执行力强大起来,既重视执法监督,又重视监督执法。杭州市人大常委会连续3年,从田头到餐桌,就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工作开展专项评议,努力为民把好“入口关”;杭州市政府仅在以小餐饮为重点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中,就检查小餐饮、小作坊、小食品店96513家(次),取缔了2185家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2185家若是不取缔,每家贻害百姓一次,那也是惊人的数字。

      但是,任何一个地方,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督,都有很大的提升和创新空间。发达国家的许多经验值得借鉴。在法国,每一件销售的食品包括零售的牛肉,都是可以溯及源头的。在美国则有专门的机构来管治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就成了美国食品安全的守护神。

      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我们比美国落后了一百多年。我们现在的情形,简直是百年前美国情景的重现。美国作家厄普顿辛克莱有著名的长篇小说《屠场》,在1906年出版,描写了上个世纪初美国食品加工工程的真实场景:食品加工车间里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腐烂了的猪肉、发霉变质的香肠,经过硼砂和甘油处理后,再加上少量的鲜肉,和着被毒死的老鼠被一同铲进香肠搅拌机这样的食品制造,让人想着都恶心。辛克莱成了美国“揭发黑幕运动”的作家。他的这部《屠场》,大大惊动了美国政府。新近出版的该书中译本,封底印着这样的文字:据说,有一天,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在白宫边吃早点边读这本小说。读到那令人作呕的段落,总统大叫一声,跳起来,把口中尚未嚼完的食物吐出来,又把盘中剩下的一截香肠用力抛出窗外《屠场》揭开了食品安全问题的冰山一角,它不仅使总统大倒胃口,也令整个美国社会处于一种怒不可遏的状态。1906年,在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推动下,美国痛下决心,通过了《食品和药品法》,催生了美国食品安全守护神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

      我国是在2009年6月1日开始实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细则》的,而美国的《食品和药品法》迄今已公布实施了105年。不仅仅是立法的差距,更大的差距在执法体制:美国食品安全的守护神是FDA,而我们的“守护神”在哪里?“屠场”再现了,“守护神”没有再现。至于见“机”才“行事”的执法者,有多少把我们的《食品安全法》放在眼里、放在心中的?

      “政府和饮食业对公众消费的食物和食品的检查和生产担负着重大责任。”这是4月下旬在北京召开的“2011年国际食品安全论坛”上,美国农业部前副部长任筑山博士发言中所说的话。他还说,“食品安全是一项长期工程”,他建议监管和企业都应增加透明度,“国外很多公司能够让我们消费者参观,同业之间也可以互相参观”。

      我们现在的监管,一点“透明度”还是靠媒体暗访才获得的。监管总在曝光后,这被称为“媒治”。央视《新闻1+1》早在一年多前就提出“媒治”的概念,说的是“媒体监督推动公共事件迅速解决”现象,网友则笑言:离开“媒治”就是“没治”。一年过去,面对食品安全问题,白岩松依然拿“媒治”说事,这说明这类公共安全的治理体制没有质的变化,依然存在“媒体依赖症”,结果确实是“老靠媒治,早晚没治”。因为“媒治”不是法治,其本质是人治的一种,最多只能说是人治的一种升级版。法治不彰,食品不会安全。冰冻三尺,何止一日之寒,积重是会难返的。全国公安机关不到半年就侦破严重危害食品安全案件1000余起,也说明过去“养痈为患”。而运动式“严惩”大抵就是“抽风式”,抽了一阵子之后,又恢复常态,又将是“问题食品”层出不穷。

      食品安全漏洞百出,首先要治理管治体制的漏洞百出。由于监管不透明,在一些地方的监管部门甚至“养鱼执法”,因为其工资和经费要靠上级返还的收费罚款来“解决”,因此导致“执法为利”。猫鼠同穴,是猫行贿了鼠;养鱼执法,是鱼养活了人。这样的“食物链”,可见公信力的缺失更为严重,治理体制的道德滑坡更为可怕。

      食品保安全,重在抓监管;食品抓监管,重在抓落实。为政贵在行,行即落实。3月14日《学习时报》头版整版刊登习的文章《重点是落实》,文章指出:“抓落实,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展现,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工作上的能力的重要检验。当前,我国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前进中遇到不少需要克服的困难和风险。只有攻坚克难,乘势而上,我们才可以抓住和用好机遇,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抓落实,贵在持之以恒,也难在持之以恒。有些地方、部门和单位抓落实之所以成效不佳,往往与缺乏经常抓、反复抓、持久抓有关。如果抓一阵子松一阵子,热一阵子冷一阵子,不能一抓到底,那怎么能把工作落实好呢?抓落实,一定要防止虎头蛇尾。目标确定了,任务明确了,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说得很到位。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落实也要根据这样的精神去做,否则,“强有力的监管”就会落空而非落实。

      食品安,则社会安;食品安,则人心安;食品安全的监管,不能是“过山车”,而须持之以恒。